
关键词1 | 扎根中国大地
办好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如何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这一核心问题。这就要求全体教育工作者首先做到政治自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治校的首要遵循,政治属性是世界大学的共同属性,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要求;其次要做到能力自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践行使命的根本要求,要办好令人民满意的大学,提供优质、公平的高等教育服务;再次要做到学术自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学术治理的动力源泉,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必然要求学术自觉;最后要做到情怀自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治理的内在要求,大学应当自觉彰显社会主义大学的文化自信,应当成为自觉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浙江工业大学校长 李小年
学校党委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充分利用浙江的“红色根脉”优势,加快推动浙江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培养听党话、跟党走的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充分发挥以非洲研究为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优势,答好时代命题,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大力推动特色再彰显、转型再换档、质量再提升、改革再深化、开放再扩大,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蒋国俊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院校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我校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的决策部署,抢抓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大好机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做深做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三位一体大文章,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守正创新的一流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 黄文秀
作为一所医学院校,温医大在党的领导下,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时代并进、与祖国同行。当前学校正走在争创“双一流”的新征程上,我们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用好浙江“三个地”的红色资源优势,持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大力推进新医科建设,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建设“健康中国”“教育强国”贡献温医大力量。
——温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 吕一军
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浙传提出的“紧跟时代、突出特色”重要办学指示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在特色高水平传媒大学建设上走在前列,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争做示范,办好人民满意的传媒教育。
——浙江传媒学院党委书记 杨立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台州教育系统全体教师应当肩负起教书育人的伟大使命,立德树人、崇德尚业,努力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中写好奋进之笔、展示教育担当,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台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
局长 黄人川

关键词2 |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学校在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征程中,将不断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更主动对接国家、区域重大发展需求,不断优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布局,凝炼学科特色,补齐学科短板,坚持做“有组织的有用科研”,紧密围绕“三地一窗口”的使命担当,发出更多更响亮的“中国声音”“浙江声音”,为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做出工大应有的贡献。
——浙江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
院长 蓝汉林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人民大学的第一站选择观摩思政课现场教学,并围绕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发表重要讲话,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倍感激动与自豪。我们将通过政治理论学习、思政教师集体备课会、交流研讨等形式,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不断创新课程形式与优质内容供给,把思政课堂阵地开拓好、巩固好、建设好,为打造具有“浙科”辨识度的思政金课而努力。
——浙江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书记、副院长 张悦靖
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一定要立足中国实际,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为创建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提供学科支撑、精神动力和理论指引;一定要立足之江大地,用好“红色根脉”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船精神”,把思政课讲好,把道理讲深,把学理讲透,把事例讲活,让思政课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引导高职大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努力培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查广云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最鲜亮的底色。这一抹红,从燎原之势到星星之火,成为中国最浓厚的底色。高校思政课,离不开红色文化的启迪滋养。作为一名基层思政课老师,更是要用活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精神血脉,让青年学生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中感悟红色信仰,汲取前行力量。
——湖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青年教师 何燕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我深受启发与鼓舞。作为一名青马学子,我们更应走出象牙塔,深入社会,用好马克思主义这一强大思想武器,将理论所学发挥实际效用,与时代同频共振,将实践的足迹留在广阔的祖国大地上,将学术研究与理论宣讲充分结合,进一步面向中小学讲“思政课”,为更多的同学解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青春赛道上跑出“强国一代”的好成绩。
——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0级学生 郑不凡

关键词3 | 教师队伍建设
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盼和谆谆嘱托,加强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专业成长攀升计划,让教师们在教育工作中切实弘扬“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全国人大代表、台州市椒江区
大陈学校校长 翁丽芬
高校教师要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讲话精神,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深入教学科研一线,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为党的教育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极奉献。
——浙江师范大学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 陈杰诚
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深刻体会到“生逢其时,重任在肩”的使命与荣光,我们要用好用活浙江特有的红色资源,坚守“国家大事,千万尽力”的使命,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将红色精神融入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全过程,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引领青年学生牢记党的教诲,不负时代重任,成长为堪当时代重任的“复兴栋梁、强国先锋”。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
党委副书记 吴汉玲
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勉励,使我们一线的高校教师深受感动,深感振奋!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将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融合发展,推改革,补短板,在迈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书写理工建工新篇章。
——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执行院长 俞峰
作为青年党员教师,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听党话、跟党走,扛起接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要用自己的专业所长增强学生的身心素质,引导学生科学防疫,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向屠呦呦、袁隆平、钟南山等英雄科学家学习,教育学生把自己的学业和事业同国家的需要、人民的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教师 王秋萍

关键词4 | 中国青年的前行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高校在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中发挥作用提出了要求。作为高校教师,备受鼓舞,今后要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深植于心,让“重任在肩、奋斗有我”成为自觉,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机关党委书记 袁秀川
我们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提升团干部的履职能力,深入实施“四大青春工程”,把所有工作都内化为思想政治的育人载体,特别要做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让青年在传承红色基因中跑出青年的好成绩。作为一名团干部,要用心用情用力扎实做好新形势下党的青年工作,教育引导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
——温州大学团委书记 易招娣
我们有责任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把个人的奋斗目标融入中国梦中。我们将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当好青年信仰的红色灯塔。把伟大建党精神作为思想基点,引导青年潜心修好马克思主义“真经”和共产党人“心学”,讲好党、团史故事来感染青年;将自觉融入“大思政”工作格局,围绕党政中心大局思考行动,以“我在窗口写青春”行动为抓手,围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整合“百团进村社”社会实践、乡村振兴驻村帮促工作组等工作,着力构建“山海协作”青春帮共体,构建志愿服务精准触达机制。
——温州医科大学团委书记、80’90’00红色轻骑兵宣讲团团长 洪晓畅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殷殷嘱托,饱含深情,令人振奋。作为一名中医学专业学生,深感重任在肩,使命在前。我将牢记嘱托,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积极投身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事业,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将自己锻造成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守正创新的新时代青年,为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学(本硕连读)专业2019级本科生 朱笑熠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党员和青年志愿者,我将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继续发挥专业技能优势,在自己牵头负责的志愿项目中为社区随迁子女提供更为丰富的艺术教学内容和更为精准的帮扶引导服务,打造出集教学、实践、展示为一体的新型艺术参与社区服务模式,以实际行动展现出青年担当,践行好初心使命。
——宁波财经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班学生 徐凯阳
青春少年如炽热的火焰,如灿烂的星辰。青年有希望,国家才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红色文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红色文化是一种崇高的信念文化,红色文化是一种不屈的战斗文化。作为青年我们更应该学习、接受并传承好红色文化,用行动来实现人生价值,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争做时代新青年。
——桐乡市茅盾中学2020级2班团支部
团员学生 颜湘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