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方仁老师是湖州师范学院社会发展与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副教授,教育经济与管理方向硕士生导师。肖老师老家在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离武汉248公里,受疫情影响严重。2020年初,湖北各地封城之后,肖老师无法返回湖州,只得在湖北老家进行网上授课。

肖方仁老师
老家条件简陋,没有书房,也没有像样的书桌。窄小简陋的餐桌就是“办公室”,白墙前放把木椅就是“讲台”。

肖老师的“直播间”
2月17日夜晚,肖老师正在为第二天早上八点的网课做准备,读初中的女儿也正在学习。尽管小区电路改造偶尔会造成停电,但此时的突然停电还是让肖老师有些措手不及。情急之下,肖老师和他的岳父想出了一个自制电瓶灯的办法。
废弃的汽车电瓶塞进酒壶里,牵上电线,立根杆子,装上灯泡,安上自制开关。简易电瓶灯在黑暗里发出微弱的亮光,肖老师和他的女儿得以继续工作和学习。

肖老师的岳父与女儿在自制电灯下看书学习
晚上的照明问题解决了,停电导致的网络问题却又接踵而至。小区电力要到第二天中午才能恢复,面对第二天早上的网课,不想耽误课程进度的肖老师,决定用手机流量开启“开学第一课”。
但即便如此,授课过程也不顺利。湖北家中网络信号差,视频传输延迟、网络崩溃等状况不断。为解决这些问题,肖老师弃“视”从“音”,选择以语音连线的方式讲课,并将QQ教学群、微信群、超星学习通等多平台结合起来实现更好教学。
尽管克服了客观环境上的种种困难,肖老师仍然担忧同学们能否在主观上接受适应这种新型教学方式。
“我的课基本都是上午八点,我担心学生可能只是开着音频,而自己依然在睡梦中。”所以课前打卡、随时点名就很有必要。其中肖老师尤其担心两位分别来自西藏阿里和那曲地区的学生,“我原来在西藏阿里做过几年的援藏工作,知道那边的基本情况,比如阿里晚上十点半才天黑,而早上十点多天才刚亮。”有时差的学生起早听课有难度,肖老师就采取多鼓励多表扬的策略,至今这两位同学都能够克服时差早起听课。
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肖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广泛采用图片分享、语音讲解、视频播放和打字聊天等形式来活跃课堂气氛。此外,肖老师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针对疫情相关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思考。在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过程中,他时刻不忘将课堂思政穿插其中,把党的理论、方针和国家政策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深刻理解授课内容的同时,对当下时事有正确的认识。
自己与家人的湖州健康码变绿后,肖老师迫不及待地把返回湖州提上了日程。3月21日深夜,肖老师与家人从老家自驾出发,于3月22日中午到达湖州。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古有车胤孙康于夏夜冬寒中囊萤映雪,今有肖方仁老师在艰难黑夜里自制照明,亮光微弱,却实在是点亮课堂的一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