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同心,战疫同行 ——我校开展“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云“活动

发布者:文明网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6-22浏览次数:10

      为持续加强和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疫情防控形势,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组织开展了“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云端”活动,宣传普及心理抗疫知识,营造良好校园心理防疫氛围,做好心理育人工作。

“云端”课程,开展线上理论教学。受疫情影响,本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首次开启线上教学,为增强课程实效,上好开学第一课,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结合教学目标,准备了“疫情下为自己做好心理防护”视频和PPT等教学资料,增加疫情可能引发相关心理问题的讨论,积极引导广大学生理性面对疫情,做好自我心理调适。

“云端”活动,吸引学生广泛参与。自2月中旬开始,心理中心策划开展了“抗疫心声”线上征文、“隔空合唱”、线上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抓住生活的美好”VLOG比赛、“抗疫助学系列微课”“网邮驿站”“好习惯养成打卡”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云端”活动,深受广大学生欢迎,目前参与人数达11000余人次,部分活动还在持续进行中。

“云端”帮扶,实现“零距离”关爱。为缓解学生受疫情影响的心理压力,1月下旬,心理中心迅速招募专兼职心理老师,组建心理援助团队,开通线上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释疑解惑,解决因疫情产生的负面情绪等心理问题。学生返校以后,为了解学生返校后的适应情况,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心理中心对6000多名学生开展了线上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疫情认知、自我状态、学业就业、心理健康等方面情况。

“云端”培训,提高心理育人能力。为充分发挥“寝---校”四级网络作用,提高工作队伍心理育人能力,心理中心和各学院面向专兼职心理老师、辅导员、班主任、研究生导师、生活指导老师、学生干部群体分类开展培训25场,组织教师参加校外督导、工作培训和研讨会4场,主题涉及“班主任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工作要点”“毕业班学生心理特点及辅导方法”“心理学生干部如何自助与助人”“疫情期间线上陪伴宣传工作如何开展”等,共计3000余人参加,以提高心理助人能力和危机预防意识。心理中心还邀请中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知名专家唐海波教授围绕《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应激特点和心理工作重点》开展专题培训,全校辅导员、班主任400余人参加。

5月25日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谐音“我爱我”,旨在向大学生倡导“关心自己的心理成长和健康”,自2003年以来,我校已连续举办18届宣传教育活动月。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活动、课程、媒体”三大教育平台作用,着力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对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