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刘超杰,是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武术队舞狮团里的一名“狮头”。每周三、周四晚上,他和队友们都会来到校体操馆,跟着老师崔秉珍练习舞狮技巧。

刘超杰(右)和陈文洁同是00后,一个任“狮头”,一个任“狮尾”。
刘超杰,就读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习“南狮”已有三年,是同龄队员里首批走上舞台演出的学生之一。“大一刚入学时,看到舞狮团师兄师姐的一招一式,觉得很有趣,就毫不犹豫加入了。”
刘超杰所在的舞狮团隶属武术队,由体育学院教师崔秉珍在2011年创建,现有队员40余名。南狮素有与武术同玩之说,能与武术更好地融合,因此武术队员都以舞南狮为主。南狮起源广东佛山,狮头色彩艳丽,头上扎有一只角,威猛粗犷,令人警醒。因此又称醒狮。

刘超杰与队员们练习基础动作。

刘超杰与队员们练习基础动作。
崔秉珍介绍,南狮的舞动造型很多,有起势、奋起、迎宾、惊跃、上楼台等,舞狮者需充分掌控力度、幅度、速度等,尽情展现狮子的勇猛剽悍、顽皮好动等习性。还有大跳站脚、坐肩、开莲、上高杆等难度动作,既需要技巧、力量,还要有足够胆识。

刘超杰在队员配合下练习“上高杠”。
刚入队时,零基础的刘超杰就体会到“万事开头难”的滋味。刘超杰性格内敛慢热,训练时十分较真,细抠每一个动作,因此学起来并不是队里最快的那一个。为了跟上进度,他常常在集训结束后与“狮尾”陈文洁留下来加练。

刘超杰与陈文洁课后加练,他们互相鼓励,彼此给予信心。

刘超杰与陈文洁课后加练,他们互相鼓励,彼此给予信心。
练基本功时比较辛苦,需要经过无数的马步和抬举训练,时刻体会着身体力量的起与落,刘超杰与陈文洁每次训练完都会汗流浃背。“老师经常提醒我们动作规范、避免受伤,但小伤还是在所难免。比如手臂、手腕因长时间托举而酸胀无力,手指和后颈与狮头内竹条骨架摩擦划伤,没有控制好落地动作也会导致脚崴、腰伤。”

刘超杰手腕上常常缠满绷带,训练时受伤是常有的事。
“南狮重写意,形似更要神似,要把喜、怒、哀、乐、动、静、惊、疑这八种形态表演得惟妙惟肖也是不易。”陈文洁说,舞南狮时还要注意配合音乐的节奏,每一个鼓点、动作与形态都有着不同的套路动作。
“学舞狮的初衷是为了体验快乐和掌握技能,如今我收获到更多宝贵的东西。”在刘超杰眼里,他所在的团队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来自韩国的崔秉珍热爱中华文化,他像一位慈父,毫无保留地传道授业解惑,关爱着每一个队员,最重要的是他让学生知道舞狮背后的文化。

崔秉珍指导队员们舞狮动作,他创建的舞狮团带过10多届学生200余人。

习武人“武德”为先,队员们训练时先行“抱拳礼”。

刘超杰与队员们合影。他们因舞狮结缘,相聚在这个温馨的大家庭。
“我们训练时会先行‘抱拳礼’,武德为先,队员间互敬互爱,师兄弟之间讲究传帮带,尊师重道等品质。”随着慢慢深入到舞狮这一行,刘超杰越能理解到舞狮的精神内核,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也随之更加深厚。
刘超杰团队的南狮表演时而雄壮威风,时而萌态可爱,充满朝气与活力。每年都会在校运动会,多个学院晚会上亮相,成为校园“团宠”,并多次参与全市大型公益活动。

融入了创新元素的南狮节目,演出时反响热烈。

舞狮团常常进行公益路演,受到市民喜爱。
随着时代的发展,崔秉珍领衔的湖州师院舞狮团,不断将创新元素融入到南狮表演中,最近他们创作了“狮子买奶茶”“狮子蹦迪”等充满时代感的节目,深受师生们喜爱。不经意间,湖州师院南狮团忽然成了网红。

刘超杰跟着崔秉珍在城南实验学校教学。

刘超杰跟着崔秉珍在城南实验学校教学。
“除了每周会跟着崔老师去城南实验学校进行舞龙舞狮教学,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向我们伸出了橄榄枝。”作为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舞狮能强身健体、培养团体协作、传承文化自信,刘超杰非常希望通过自己的专业体育教育继续传播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传承和推广舞狮技艺,是我最开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