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榜样的力量(2)授人以渔 亦师亦友——访第四届“陆增镛教师奖”获得者毛俊雯教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9-07浏览次数:11

毛俊雯教授于1998年8月到我校任教,2010年晋升教授,现为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2009年开始担任应用物理系主任,并曾担任教工物理支部书记,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为教书育人的根本追求,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和学生教育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取得了出色的工作业绩,多次受到省教育厅和省委组织部的表彰,2007年获浙江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资助,2013年获批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称号,2016年获浙江省“千名好支书”荣誉称号。

 



    记者:毛教授,在教学过程中,您有着怎样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毛俊雯:大学对于年轻人来说是独立思想开始的重要阶段,因此大学教育更应该注重“授人以渔”,而不仅仅是“授人以鱼”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大学生学习、思考、成长。


    多年的从教经历告诉我,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目标和学习能力等各方面差异较大,有的同学理论基础比较扎实,有的同学实践创新意识较强,有的同学社交能力较强。从新生入学开始,鼓励同学们除了课堂学习之外,利用暑期实践、交换生和暑期夏令营等各种机会,多接触其他高校,多接触社会,发现并发挥自己的潜能;同时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引导同学们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学以致用,成就独一无二的自己。 
 
    记者:您认为当下大学生在大学里如何学会学习?


    毛俊雯:大学学习和中学以高考为目标的学习有很大不同,大学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堂听讲、课后讨论等方式,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多方面的沟通与交流,进行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


    学会学习首先是努力学习。我走过国内外很多学校,也遇到过很多聪明的老师和学生,他们花在工作和学习上的时间远比我们的多,整理的笔记远比我们的详细。去年光电专业的考研动员请部分校友回校分享考研、读研经验,她们特别强调大学是年轻人成长的充电期,要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别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另一方面是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在学生在长时间经验积累与感悟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独特的学习模式,是一个思维活化的过程。一些同学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希望老师直接给出重要知识点的整理,这只是学习的初级方法。如何对所学知识进行疏理,准确把握课程的重点与核心内容并学以致用,才是真正高层次的学习方法。我也鼓励学生到其他高校里去看看那里的学生是怎么学习的,从中吸取有益的学习秘诀并加以借鉴。

    记者:您在在工作中遇到过哪些难题?最后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毛俊雯:高校教师需要承担教学、科研任务以及学校的各项评估考核工作,时间不够分配是我经常遇到的难题。所以每天工作时间表被排得满满的,晚上加班是常态。即使这样,有时候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但作为一名教师,教学必须是第一位的,我也喜欢课堂上被学生认可的感觉,喜欢和学生一起讨论。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上个学期,我尝试给两个大学物理的新生班各自配备了一名优秀负责的高年级助教,每周一次进行学生答疑。在这个过程中,助教的学习能力也得到提升,从学习的效果来看,在与助教的讨论过程中,同学们对学习物理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兴趣。另外,我有时候会和同学约好,一起在食堂吃饭,利用这段时间了解大家的学习情况,顺便也聊一聊学习之外的话题。 
  
    记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学生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毛俊雯:
2012级物理班的叶建都跟着我做毕业论文,在做论文期间,他认真努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他来说,以前从未有过类似的经验,再加上需要查阅大量难懂的英文文献,一开始,他便觉得上手很难。但是他还是耐心地学习、虚心地求教、按时地完成我交给他的任务。后来经历几个月艰苦训练,他慢慢静下心来去学习背景知识,一步步摸索数值计算方法,最后独立地将代码补充完整,并调试通过。当终于完成任务时,他格外开心,没想到在自己的努力与老师帮助下他可以完成这么艰巨的任务,这些给了他满满的成就感。我相信在他日后的教学生涯中,这样的经历会帮助他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取得更大的进步。
  
    记者:从教多年,您对教师职业一直保持持续热情的动力是什么?

  
    毛俊雯:
我认为教师是一个很适合我的职业,这么多年来我觉得很满足,对教师职业的热情从未消退。大学生和父母交流机会较少,而学生和老师之间会有更适宜的沟通距离,所以很多学生会选择和我交流。对此,我深感荣幸,因为我成为了学生眼中可以被信赖、依靠的朋友。在互相交流倾诉的过程中,我们共同搭建“理解之桥”,培育出浓浓的师生情。同时我们在湖州师范学院的沃土里共同成长,收获梦想的果实。我为学生提供专业上的知识解答与生活上的开导,学生促进我对某些专业问题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探究。毕业之后学生聊到自己的工作、表达感谢的时候我会很感动,有一种成就感。这是我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乐趣与追求。

 

学生记者:盛怡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