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教改项目申报的案例分析与技能提升》沙龙,沙龙由浙江工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硕士生导师汤智副教授召集,我校青年教师30余人参加。
沙龙上,汤老师从教改项目的基本特征、教改项目申报的技术分析和案例展示三方面与青年教师进行了分享。
汤老师指出,大学教改项目应具备实践性、创新性和可行性的基本特点。教改项目之所以区别于科研项目和教学研究项目,是因为其必须从实践中的教学问题出发,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探索和解决问题,从而得出实践成果。教改项目的创新并不体现在前瞻性和原创性上,而是要把先进的教学理念、模式、方法等进行落地和本土化,与教学实践相融合,达到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另外,教改项目的实施要以专业、课程、实验室、教学基层组织等为单位进行试点,提高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汤老师结合实际案例,以“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做”为基本逻辑,对教改项目申报书的撰写进行分步骤的解析和指导。在选题上,汤老师分析,当前的教学改革基本趋势主要体现在从关注教师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从关注知识的掌握向关注能力、方法、情感,从关注课内向关注课内外结合,从关注终结性评价到关注形成性评价等一系列的转变,老师们要把握趋势,反观教学,将教学实践中目标与内容、理论与实践、学与用、课内与课外等“不适应”、“不匹配”、“不协调”的地方作为选题角度。在拟题上,可采用“教改目标+课程”、“课程+教学模式”、“教改特征+课程”这三种拟题模式。在立项依据的撰写上,可采用“新三段论”,即从实际教学问题出发,总结国内外高校现有解决办法,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性、重要性、迫切性。在项目实施方案与实施计划、教学改革基础等条目的写作上,汤老师都给出了许多具有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的见解。
通讯员:欧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