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级新生始业教育报告会(1):校党委书记刘剑虹与新生畅谈理想与成才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10-15浏览次数:7

0月14日晚,“书记校长话成长”2015级新生始业教育系列报告会在东校区大会堂如期拉开帷幕,校党委书记刘剑虹以“大学的理想与大学生的成长”为题,为新生们做了首场精彩报告。来自各个学院的学生凝神恭听,接受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在开篇,刘剑虹书记表达了对2015级新生的热烈欢迎,亲切地说道:“无论同学们采取何种方式来到湖州师范学院,大家都同样怀着一种对大学的憧憬与梦想,怀着对浙江湖州的信任而来。这缘分,从大家报到的那一天起就长久地联系在了一起”。




知美赏美  担责负任


    入学伊始,很多同学对大学存在着向往但也有一些困惑,“大学是什么样的?”“大学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机构?”对于这些疑问,刘剑虹说:“大学的性质也许无法准确地说清道明,但正因为无法定义才使大学更显得有魅力、有神秘感。唯有大学的生命力是永久的。”“大学作为人类文明的高地,精神文明的承载体,是一个有梦想的地方,追梦的地方,去实现梦想的地方。”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大学的深刻内涵,刘剑虹浅谈了大学的发展史。刘剑虹指出,办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这个目的也构成了我们中国大学最原始且最基础的大学精神。因此,中国的大学从其诞生之初就承担着复兴中华民族的使命,而当代的大学更应承担社会责任,引领社会文化发展。


追溯历史  展望未来

 

    “湖州师范学院的办学源头,可以追溯到1916年钱塘道第三县立联合师范讲习所……”在台上,刘剑虹将湖州师范学院建校的历史娓娓道来。钱塘道第三县立联合师范讲习所建立在安定书院的原址上,而“安定先生”胡瑗的教育思想核心——“明体达用”,也在千年风雨中历久弥新、香传万里。“明体”,则为明德立志,;“达用”,乃是学以致用。如今,我们把她作为校训,并赋予她新时代的意义,以德为先、学以致用方能达到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目的。


    湖州师范学院在其艰苦卓绝的建校迁址岁月中,曾见证了1995年市委市政府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湖州师范专科学校捐资迁校全市动员大会。在这样史无前例的一次大会下,学校共筹得来自103个单位或个人共1023.3万捐款。“所以在我们的西校区明达路旁有了恩泽碑,记录下那一段历史,那一个故事。同时,我们湖州师范学院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也真正凝练起来。”


    湖州师范学院的文脉在今天仍生生不息地流淌,我们依然秉持着这样的精神,遵循“因地制宜,体现特色,服务地方”的十二字办学方针,努力把湖师建成一所“省内有地位,国内有影响的综合性大学”。




指路明灯  导引方向


    “那么怎么成为一个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大学生?”刘剑虹向在座每一位新生抛出了这个问题。“首先,你要明白你想成为什么样的大学生,也就是说这四年的大学你要如何度过。”刘剑虹鼓励同学找到大学四年的目标,他认为:“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就是最重要的。”只有找到目标,并朝着目标不停地努力奋斗,才能成为“服务湖州,服务浙江,服务中国,甚至为全人类奉献的人。”


    他提到,如今上大学已经不像改革开放之初那样困难,然而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依旧承载着父母亲人的无尽希望。在大学的生活中,我们应当尽心提升自我,实现自我价值,而非虚无度日。“正如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曾说过的:做人贵在清白,做事必须认真,做学问要敢于好高骛远,善于实事求是。”刘剑虹引用严院士的话,告诫同学要“学做人、学做事、学做学问。”同时,刘剑虹也向在座的同学们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责任与成长同行;二是做有意义的事;三是保持与生活世界的牢固联系。


    最后,刘剑虹以师长的爱生之情向同学们提出了殷殷期盼:“希望你们能够在大学里不断地成长,使你们的青春飞扬。我相信你们都会给这个学校铺出一条亮丽的风景,留下新的故事。”


    “刘书记的讲座以幽默的口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当代大学生所应当具备的精神品质,同时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校训的内涵,我相信我们在这四年中会严格遵循‘明体达用’的校训精神,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大学生!”听完整场报告的教师教育学院大一新生周威均说出了自己的感悟。




学生记者:陈颖 刘诗琪  

摄影:马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