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村万民”大学生暑期调研活动是今年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一项重点活动。校团委从5月起开始策划、招募团队成员,7月1日正式出征。现115名队员正活跃在全国19省的66市的256个村,践行“用脚步丈量民情”,心贴心、面对面地访谈普通农民,为调研课题采集第一手资料。团队负责人杨阳说:“我们希望能将采到的当前农村百姓的数据寄到国家相关单位,为制定、调整三农政策方针出一份力”。
本次调研实践活动以农村和农民为对象,重点了解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推进情况和农民教育培训的现状。“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大、整体素质不高,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和关键环节就是要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调研指导老师陈传峰教授向同学们这样解释着调研的背景和基本任务,“国务院每年都下拨大量经费用来做农民教育培训,这些经费的投入到底有没有达到中央预期的效果,比如培训都是哪些机构承担?开展了哪些培训?怎么开展?是不是受农民朋友欢迎?最终是不是有实效?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这次调研想去了解的。”
为确保调研数据的真实可靠,调研队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在调研地区分布上,此次调研选取的256个村落分布在全国19个省66个地级市,基本做到了东西南北中各有覆盖。在调研内容的选择上,从“新农村建设和农民教育培训”这一主题出发,选择了农村、农民基本情况及农民教育培训的需要与动机、材料与内容、师资与评价、场所与条件、方法与方式、经费与来源等共十二个方面72个问题形成调研问卷。考虑到调研对象的差异,团队负责老师还专门就走访农户的方式方法作了培训,力求第一手资料真实有效。此外,调研实践团队还就学术态度、数据归纳处理、摄影技巧等方面也进行了集中系统培训。
团队出征以来,队员们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一步步加深了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认识,加深了对我国国情的理解,自身也有了许多感悟。“有些村民读书少,认识的字也不多,而且对许多的词语理解不清,所以,我们要很耐心的给他们解释。对于不认识字的农民,一题题的念给他们听,然后告诉他们选项,最后他们再选择”。湖北省双岭子村的队员周辉在他的实践心得中真切地记录了实践的困难。“在发放问卷的同时,遇到了个别农民拒绝,也遇到了一些农民对调研目的的误解。通过不懈的沟通,最终获得了他们的理解与支持。我想我手中每一份问卷都能反映他们的真实情况。”甘肃省屯粮村的队员刘伯宇说到,“走访过程当中我既切身感受到了这些年新农村建设给农村百姓带来的实惠,但也发现了农村中存在人口结构年龄失衡、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习惯差等一系列问题。问题和希望并存,这就是当下的中国。但我很有信心,回去后一定会好好分析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争取为美丽农村建设出一份力,这是一名大学生应尽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