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四风”查问题 立说立行抓整改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2-17浏览次数:8

    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做好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夏宝龙书记在全省高校书记校长读书会上的讲话精神、省委教育工委175期《信息专报》精神和要求,结合校党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查摆出的“四风”问题和新查摆到的问题,我校以改革精神解决突出问题,着力抓好整改落实,切实加强制度建设。本次教育实践活动力求使政治定力更加增强,解决“四风”问题更加有效,联系服务师生更加到位,学校发展更加有力,党内生活更加严格。


狠刹“四风”转作风

 

    立言立行、真抓实干,以行动赢得作风的切实转变,才是硬道理。作风建设既要治标也要治本,顺应师生期待,让师生真正满意,既看专项整治“攻坚战”的成果,也看管理和服务的常态。严肃的态度、严格的标准、严明的纪律,反“四风”攻坚战号角吹响之际,校党委认真学习宣传中央关于开展“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要求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贯彻落实学校《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办法》,深入推进整治文山会海、“严纪律、正作风、作表率”、 提能增效、领导干部落实工作和生活待遇规定专项检查、三公”经费使用检查以及提振党员干部精气神“六项集中行动”,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取信于广大师生。


回声:


    社会发展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虞文清:今年我参加了多次校党委组织的理论学习,也听过胡瑗大讲堂的干部培训报告会以及政论党建方面的辅导报告,平时自己也通过网络平台加强自学。今年的理论学习层次更高,形式多样,学到了不少实实在在的东西,也让我更好地理解了上级精神。理论学习振奋了精神,鼓舞了斗志,增添了我们早日建成“湖州大学”的信心。


    艺术学院教师  郑君:那天大概是早上七点四十五分,我刚进教室不久,就看到胡璋剑校长也走进了教室,坐在最后面。我估计校长可能是临时来听课的,但还是有点意外。这堂办公空间设计课,我还是像以往一样安排上课进程,把平常的教学状态呈现出来。胡校长来听我的课,我是挺激动的,这对我们青年教师是一种鼓舞,也说明了校领导对我们青年教师教学工作是很重视的。


    计划财务处副处长   邱升齐:学校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控制“三公”经费支出,近两年来更是加大力度,相继出台了《湖州师范学院公务用车管理制度》等相关文件,把控制“三公”经费严格落实到各个部门、二级学院。根据十一月的初步统计,我校今年“三公”经费支出比去年同期减少了约127万元,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今年的缩减幅度是近几年来最大的,远超出相关预计。

 

    党委、校长办公室青年干部  杨林林:今年学校大力提倡减少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加强会议统筹并严格审批,还将会议分类管理;精简会议日程,控制会议规模,例行节约,务求节俭,提高开会效率。对于公文的下达,推荐利用办公化自动系统,进行电子稿的传阅,减少纸质文件下发。在学校大型活动经费支出上,交由党委会、校长办公室讨论决定,小型活动由分管校领导审批,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纪委办公室干部   任泓一:按照省委、市委正风肃纪专项行动总体安排,校党委高度重视,专门成立学校正风肃纪工作小组,研究制定《湖州师范学院正风肃纪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颁布实施《湖州师范学院开展正风肃纪检查工作计划》,明确检查对象,细化检查任务,明确工作纪律,保证工作成效,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取信于广大师生。

记者:杨国庆  学生记者:王佳怡
 

实事工程惠师生


    校党委深入基层,广泛座谈,敞开言路,摸清问题,聚焦建议,坚持边查边改、即知即改,让师生们看到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对征集意见过程中查找出的突出问题,校党委班子集中研究,从追根寻源、完善制度、加强执行上解决师生们的“烦心事”。师生反映的往往都是些“小事”,一件件“小事”虽繁琐,但对师生而言都是关乎切身利益的大事,连在一起,就是关乎学校发展的大事,“小事”并不小。因此,学校将这些“小事”归类梳理,限时解决,如完善并实行绩效工资改革实施管理办法的配套措施,制定实施学校用房调整方案和办法,实施电力扩容改造和学生公寓空调安装计划,解决多媒体教室管理不到位问题,并将逐步解决人事代理人员进编问题,论证与争取“教师人才公寓建设项目”等。
   
回声:


    理学院博士  谢建平:学校为我们这批新近的博士解决住房问题,对于我们刚踏上工作岗位,急需要解决住房问题的老师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吸引力。学校的政策对我来说,减轻了我的经济压力,也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可以使我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身上、放在学校科研上。
   

    文学院老师  章美选:教室休息室和开水房为我们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比如说两节课的课间,就不用再赶往自己的办公室,可以暂做休息。而开水房更是在冬天给我们带来温暖,上课的时候讲累了,口渴了,课间都可以到开水房去倒热水,又方便又实用,我觉得学校这个投入真的是做到实处了! 
   

    外国语学院学生  吴昕宇:多媒体教室感觉像变了一个样子!高清的液晶屏、无线话筒……原来用的投影仪投射的图像显示的颜色比较淡,现在换成了液晶屏,嵌在黑板里面,不管坐在前排还是后排都可以平视着看黑板,字和图像也是清晰鲜明,我们上英语课经常要抄笔记,看着方便多了。而用上无线话筒,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就可以不被局限在讲台前,可以随时走到屏幕前针对PPT上的内容给我们做更详细的解说,我们就更容易理解了!
   

    求真文学系学生  毛球:其实考到班级第15名这个不尴不尬的名次,专业奖学金刚好将我排除在外。后来辅导员告诉我学校有陆侯燕英帮困奖学金的设置,希望我能争取,为家庭减轻一些负担。经过申报和努力,我最终有幸拿到了这个奖学金,并得知这是香港亚非集团专门为帮助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设立的奖学金,我很感激,一定会更努力地学习。


    体育学院学生  谭智:寝室里如果安装上空调,大家就不用大热天的跑到图书馆去学习了,在寝室里就可以静下心来复习。特别是我们体育生,经常运动,有了空调之后夏天也不会那么辛苦了!以前经常羡慕别的学校的同学有空调,现在我们也要有了,好激动,好期待。

 

记者:谈铮渭  学生记者:姚莉
  

内涵建设促发展


    学校把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有利契机和重要动力,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学校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围绕“湖州大学”建设目标,积极通过问题的查找解决、整改落实,统筹兼顾、整合资源、合理设计、深化各项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学校快速发展和内涵发展。例如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湖州师范学院会议管理办法》《教学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等20多项制度规定,建章立制,形成规矩,保持长效;在优化学科专业建设上,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制定按大类招生计划;针对以往水电浪费现象明显,制定节约型校园建设方案,逐步推行水电计量制;为完善学科专业框架和布局,启动组建工学院,审议通过国际学院组建方案,促进教育国际化等。

 

回声:


    信息工程学院博士 李刚:青年博士生联谊会自成立以来的短短几个月时间开展了多项卓有成效的工作,联谊会为不同专业的青年博士搭建了一个沟通的平台,并搭建了一个与学校管理部门对接的桥梁,为传递青年博士的有效诉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渠道。


    工学院教授 张起祥:工科的显著特点在于其有很强的工程性、技术性、实践性,成立工学院,将有利于集中精力、财力、物力、人力,按照工科专业的特点办学。工学院的成立,使我校的专业布局更加合理,学科结构更加完善,人才培养更具特色,在建设综合性大学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教务处副处长 刘东:按大类招生是学生在完成大类基础课程学习后,根据自身的专业发展目标、兴趣特长和专业成绩等确定专业方向。这一培养模式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考生填报志愿的盲目性,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也顺应了学科发展综合化、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趋势,促进学校的专业改革与发展。

    艺术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汪洋:学校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为 “湖州大学”的建立吹响了人才集聚的号角,对艺术学院来说,既时挑战,更是机遇。我们要趁着学校政策的东风,主动积极谋划并争取艺术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为学院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推动学院更快更好地发展。

 

    学科规划处青年干部 彭健:学校实施了一系列助推青年干部发展的措施,着力提升青年干部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一名青年干部,我深受鼓舞,以后将继续多读书、勤思考、善研究,争取做一名学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两翼齐飞的湖师人。


记者:程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