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瑗大讲堂※(52)】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实践性品格——首都师范大学王德胜教授做客胡瑗大讲堂(图)

发布者:文明网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10-31浏览次数:10

  10月30日下午,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王德胜做客我校胡瑗大讲堂,将中华美学精神的意涵与社会实践、人格修养相结合,带领我校师生进行了一场美学之旅。

  王德胜教授首先介绍了“中华美学精神”的概念,表示这虽是一个新概念,但中华民族美学精神一直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指出,中华美学精神在时空两个维度上都对中华民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它不仅是重要的理论命题,更是指向鲜明的实践性命题。只有把这一命题本身及其现时代的提出置于一种实践把握的层面,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当代中国文艺的美学追求。

  王教授结合中国传统美学的主导性思想和当下实际,生动阐述了“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涵和特质。他指出,“中华美学精神”处于不断生成、积淀和丰富的展开过程,在不同时代往往被赋予新的价值意涵。传统中国美学强调生命活动的内在和谐性,提倡个体生命体验向自然生命运动的沉浸投入,讲求天、地、人相合,突出文艺和审美对现实人性和人生的改造与提升作用。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更为现实的要求在于如何能以“中华美学精神”自觉引导文艺创作与理论批评的当下实践,充分关注和具体把握中国文艺实践的当代价值构建。

  王教授指出,时代在变,文艺创作的内容与形式在变,文艺批评活动的具体对象和价值指向也在变,不变的是中国文艺实践里应具有的民族品格、民族气质、民族风采,这是在中国文艺实践内在精神层面凝聚、升华而出的文化价值。“中华美学精神”命题的提出,进一步明确化、具体化了当代中国文艺实践的美学品格。对于今天的文艺创作与理论批评活动来说,它不仅是一种审美的风格象征,更是一种文化实践的价值构建。

  王教授认为,文艺实践要超越现实功利生活的有限性,又不离生活功利的现实出发点。王教授指出,中华美学精神始终坚持沉浸投入与精神超拔的统一,把“人生”的永恒性与“生活”的现实性、个体生命的精神价值与社会改造的实践价值,同文艺实践的现实目标同文化责任统一在一起。他鼓励同学们,传承中华美学精神,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

  王教授渊博的学识、开阔的视野、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在座师生感受颇深。教师教育学院的陈玲同学表示:“王教授的讲座让我很有收获,我不仅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学精神,而且理解了学习美学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更要落实到生活实践和人格修养之中。今后,我会多学习美学知识,做一个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人。”

  学生记者:何心钰、沈鑫慧  摄影:程大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