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品学之教师教育学科前沿论坛第四讲顺利举办

发布者:文明网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11-21浏览次数:10

11月18日晚,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长三角分中心、我校教师教育学院主办的“太湖品学教师教育学科前沿论坛系列第四讲”顺利举行。本次报告主题是“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应邀主讲嘉宾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上海市评估协会基础教育专委会主任刘莉莉教授。讲座由我校副校长舒志定教授主持,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近300名师生参加讲座。

  刘莉莉教授结合理论与实践,从时代发展与学习变革、教育政策的聚焦、教师发展的核心(强师计划)背景出发,提出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价值诉求是让“学生核心素养落地”。通过解读新教育课程标准实施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的区别,提出新课程标准实施方案的制定是对学科课程标准角度理解基础教育思路的超越,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观念变革与观念进步的重要体现。教师们要全面执行新课程标准实施方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落到实处,关键是要转变教师角色、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是课程标准的落实者,是课程实施的重构者,这就要求教师以新课程标准实施方案为根本遵循,持续学习,提升政策解读能力、实践反思能力、理论学习能力、思想转化能力,进而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与管理,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此外,刘教授详细地从教师的情感、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理性的回归四个方面阐述教师如何面对未来教育的不确定性,呼吁教师要为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而教。

  与会人员围绕“中小学教师教育者相较于普通一线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更加前沿的专业素养”“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选择,是否可以站在‘布迪厄在社会实践中所提出的四种资本形式’的视角上”“如何构建骨干教师培训体系,骨干教师培训体系的构建有何理论模型”“先情后教中的情是高于一切的吗?一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保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等话题,与刘教授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

  舒志定在总结中表示,本次报告通过区分新课程标准实施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为大家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加深刻地把握和思考基础教育提供了指引。报告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尤其强调教师的共情、知识融通、跨界跨学科学习及反思的重要作用,这意味着教师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位有温度的教师、有厚度的教师、有宽度的教师,以重构教育思想、重构教育智慧、重构教育灵魂,成为一位有境界的教师。

  学生通讯员:李悦、刘子怡、邵雨琪、郝雅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