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瑗大讲堂※(46)】农业文化遗产的守望者闵庆文与我校师生一同走进蚕桑领域(图)

发布者:文明网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05-11浏览次数:10

    5月10日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闵庆文做客胡瑗大讲堂,以线上方式作题为“乡村振兴视域下蚕桑领域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报告,带领我校师生一起感受蚕桑领域在乡村振兴视域下焕发出来的全新生机。讲座由我校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蚕丝绸)传承基地常务副主任余连祥教授主持。

  闵庆文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含义入题。他表示,农业文化遗产是人民在与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世代传承并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完善的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的农业生产系统,是需要保护而不是保存的、动态管理与发展的、不断演进变化的。闵庆文介绍,目前全世界共批准了22个国家的62个世界农业遗产项目,中国有15项,稳位居世界第一。“我们不仅拥有的数量多,而且奉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闵庆文说,“我国是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的最早响应者、积极参与者、坚定支持者、重要的推动者、成功实践者和主要贡献者。”

  当前城镇化、工业化迅速发展,使现代农业面对诸多挑战,乡村变化已成为必然趋势。面对这些挑战和数量繁多的农业文化遗产,我们该如何保护?闵庆文指出,“农业文化遗产”的品牌需要依靠“多方参与机制”共同打造。在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农业国际合作的一项特色工作”,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成为农业农村部的一项重要工作和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农业绿色发展、多功能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带来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日趋凸显。

  蚕桑作为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领域,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价值。闵庆文以颐和园内的耕织图景区为切入点,对比分析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的独创性。“塘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正是这种种桑和养鱼相辅相成、桑地和池塘相连相倚的江南水乡典型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景观,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湖州蚕桑文化。

  蚕桑发展为乡村振兴添新绿。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中国社会重大的发展战略。闵庆文指出,要把握好农业文化遗产和乡村振兴之间的联结,就要在挖掘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核心要素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农业文化遗产地的资源优势与“后发”优势,实现“五个振兴”。千年农耕文化的传统生态智慧都蕴藏在农业文化遗产之中,无论是传统技术体系,农业物种资源,还是生态哲学思想与乡村文化资源,都对我们认识人与自然关系、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和特色发展、实现农村稳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最终实现以农业文化遗产带动乡村振兴。

  “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聚焦到蚕桑类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闵庆文提出要坚持“整体”“活化”“动态”的基本原则,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在保护中实现发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技术、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因地制宜地塑造中国各地的蚕桑类农业文化遗产风貌,以动态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针对蚕桑类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中的问题,闵庆文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应该发挥政策、产业等多方参与机制,广泛学习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的经验,拓展地域联系,加强相关部门协作,完成整体优化。

  余连祥在总结中感谢闵庆文教授为我校师生带来这次丰富精彩的讲座。他表示,希望师生们能够从讲座中获得启发,重视并参与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利用湖州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感受湖州桑基鱼塘系统,更好地认识、体会和理解蚕桑类文化遗产。


关闭